



罗范懿说:“这是朱毛井冈会师安仁策源地的一座英烈纪念碑,这也是文化长征的发起点。此时此刻,我们文化长征辗转15年,算是已真真切切地回到了中国革命和文化长征初心的原点上。我内心的激动无以复加,我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


全国文化长征组委会顾问、中宣部薛启亮书记和郴州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雷晓达等到场顾问和嘉宾向优秀代表颁发了纪念章、奖章、奖状,还向美德少年颁发了奖金。
经全国组委会和安仁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认真评选,以下15名同学获得了本届“安仁美德少年”殊荣。他们是:安仁关王中小五年级62班李逸涵,豪山中小五年级张阳,华王中学九年级161班颜慧珍,龙市中学学生于青青,思源实验学校学生周倩妮,渡口学校131班陈娜娜,坪上中心小学144班刘姗姗,安仁一中高三492班李浩翔,城关中小246班侯晔淇,安平中小139班李易铭,灵官中学107班唐灿,承坪中小侯雅湘同学,洋际中学137班罗炜林,安仁三中354班周颕,龙海官陂学校学生王若涵。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文化长征。
响应习主席号召,文化长征永远在路上。
文化长征再出发,安仁立德耀中华。
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心身健康成长,人人志愿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添砖加瓦。
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紧跟党中央,继续新长征。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奋勇前进!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伟大民族精神万岁!人民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红军长征精神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
上午10点,队伍走进一中主会场。
薛启亮、郑莉莉,谭谈、马继志、孙晶、张红秀、陈和欢、邓存健、罗范懿在主席台就坐。
大会由全国文化长征组织委员会主任罗范懿主持。会前,他提议全场肃立:向万里长征路上30万长征英烈和先驱者们以及近年相继永远离开团队的顾问王定烈司令员、刘海藩校长和亲密战友李绿森同志默哀。
大会先举行了《中国长征精神研究》(第四集)、《文化长征》集刊创刊长篇报告文学《天地立丹心》首发式和“文化长征发起较园”授牌及捐书仪式。
中宣部薛启亮先生和《人民日报》郑莉莉女士分别代表组委向安仁一中和三中校长授予了“文化长征发起校园”牌,组委副主任李崎等分别代表组委向一中和三中校长捐赠了数百册几十种红色教育读本。
大会向荣获此次征文一等奖的《对“半条被子”故事中传统文化基因的探讨》一文作者湖南郴州市环保局退休干部曹国选和此次征文荣获二等奖的《中华民族长征及文化长征研究》作者四川成都廖运明及获二等奖的《长征精神与中国精神》作者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吴宁女士颁发了获奖证书。
还有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郭彦杰的《“四个自信”:长征精神的当代担当》、中共甘肃通渭党校副校长郑彦宏的《弘扬长征精神,加强官德修养》、西南大学教授谭春雷的《红军长征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启示》荣获了本届特等奖。
一等奖获得者曹国选代表全国20位获奖作者在大会上发言。
会议听取了罗范懿代表全国组委作十五年工作总结报告。他总结15年“文化长征再出发”有“四个特点”、“四大特征”和“五力造化”,他把文化长征成功的“五力造化”总结为“时代动力、发起功力、长征伟力、思想魅力、人民合力”。过去15年他归纳做了10件大事:
2、摩崖石刻讴歌长征标语70幅;
3、立长征精神碑80座;
4、文化长征被征集“国家文物”27件;
5、发展志愿者千余、建立各地文化长征研学基地16个;
6、编辑出版《中国长征精神研究》4集近100万字,文化长征文学和哲学作品获全国特等奖、一等奖和选入大中学教材多篇(部),创“世界纪录”一项;
7、召开全国性学术研讨年会4届,已团结全国几十家高校和学术机构高端研学,百余篇论文获奖,全国共800人次参会研讨;
8、已为“中国长征精神奖励基金”奠基;
9、文化长征队荣获共和国首批全国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并第获五届中国时代十大卓越团队殊荣;
10、已立项建设“中华文化长征发祥地公园”。 罗范懿对未来任务和目标归结为一句话:文化长征再出发,任务更艰巨,使命更伟大,初心已铁,矢志跟党,永远在路上。
《人民日报》郑莉莉女士、中宣部薛启亮书记、中国作协谭谈主席、杨靖宇将军孙子马继志先生、中国社科院孙晶主任、浙江基地老英雄朱光先生、湖南郴州文联邓存健主席先后在大会上发表讲话。
陆定一老部长后代郑莉莉说:伟大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長征精神。通过参加会议我了解到,很多有思想有文化的人十五年前就重走长征路,其中的杰出代表罗范懿,李绿森,陈赞文等同志,他们自筹经费,花半年时间重走长征路爬雪山过草地徒步穿行十个省用实际行动宏扬长征精神,文化长征“走一条线,教育两代人,影响一大片”,体现了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不凡的人生境界,值得我好好学习。今天我国人民正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进行新的长征,为完成两个百年任务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砥砺前行,我相信有长征精神这一强大精神支柱,有红军先辈的光辉榜样,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国人民一定会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中宣部《党建》杂志原总编辑薛启亮生说:红色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文化自信,文化是根、是魂,它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精神动力,对青少年的教育,非常重要。
中国社科院东方文化中心原主任、博导孙晶先生说:我们的中国红色文化是源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湖南省文联原主任谭谈说:长征是“宣言书”,是“播种机”,他们是用自己的脚板,用他们的行动,来宣传长征精神,也给青年朋友树立一个榜样,文化长征这种形式,就是一种生动地很形象地,宣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湖南郴州市文联原主席邓存健在大会作诗并即兴朗诵:走过黎明,走过黄昏,我们从安仁出发,满怀憧憬,携手同行,走向那遥远的征程。走过雪山,走过草地,我们从安仁出发,意气风发,团结一心,走向那红色神圣。走过今天,走过明天,我们从安仁出发,不忘初心,文化长征,走进新时代。
会议决定下一届年会,即全国第五届(2020)长征精神研讨会在內蒙古巴彦淖尔市召开,由本团队內蒙古基地组委会承办。会上,全国文化长征组委会副主任张家祥将年会流动红旗移交给内蒙基地负责人贺卫国和王生德先生接旗。
会上最后展示了陕西盛唐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李养正先生书贈会议一幅“文化长征安仁出发”的大幅书法作品。大会在缤纷礼花和代表争先恐后要同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勋章盖胸的91岁老英雄志愿者朱光生生合影的迫捧英雄的热烈气氛中胜利闭幕。

考虑城内大巴交通因素,只部分代表去了朱毛井冈会师安仁决策纪念馆朱德办公室参观,薛启亮书记和郑莉莉女士去了陈赞文创办的“安仁文化长征展览馆”揭幕。
下午3时许,大队伍齐聚朱毛井冈会师三打安仁总指挥部的龙海镇。龙海镇龙脊山正在建设“中华文化长征发祥地公园”,活动安排为公园“文化长征国家文物旗标志建筑”揭幕。
红旗标志建筑已盖上了巨幅“红盖头”。一旁还搭好了安仁花鼓戏剧团为活动送戏义演的大舞台。舞台上方横幅高悬:中华文化长征发祥地公园“文化长征国家文物旗标志建筑”揭幕、中国青少年长征路项目建设奠基和中华文化长征发祥地公园建设万人捐款“世界纪录”启动仪式。广场四周挂满了各单位的大红祝贺条幅,周围气球升腾巨幅宣传口号,全国文化长征志愿者代表方阵、镇村干部方阵、党员方阵、龙海镇文化志愿者方阵、学生方阵、群众方阵……现场井然有序,壮观热闹,山村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村民男妇老少个个洋溢出幸福的笑脸,乡村振兴,龙脊山千年走一回啊!
学生方阵里不时传来文化长征旗号的集体朗诵:
携手新一代,唤起先驱魂;科学求发展,中华再复兴!
全国文化长征组委常委、文化长征公园承建带头人廖运明先生介绍前来现场的嘉宾,介绍中,乡村百姓听到了令人起敬的“国务院”和“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字眼,还有著名的民族英难杨靖宇将军的亲人也来了,《山道弯弯》电影的著名作家也来了,挂满整个胸膛的浙江91岁老英雄也来了……高层和名流都来到了这面旗帜下,这是一面汇集几代人万重心血和无数生命的红旗啊!
乐队奏响,礼炮齐鸣,揭幕了,醒目的红军长征旗标志加“文化长征”的旗号雕塑建筑首次巍峨展现在世人面前,毛体书法的《七律。长征》和毛主席论长征、习主席论长征以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线路总图也展现在世人面前,还有中宣部对文化长征的表扬文、标志建筑简介、各单位和全国20多个省的几百名志愿者的捐款,尤其还有联合国官员的捐款,“功德榜”也历历展现世人面前……

“咔嚓咔嚓”……手机、照相机、摄像机尽显其能。
“我也要捐款,找谁捐款?”……一时间,四处传来要为这面培育华夏新一代人的红旗献一份爱的心声。中宣部第一任部长、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的亲人就正在四处找人接受捐款呢……
队伍又上了共和石,个个签名立愿,这里要建毛泽东共和城……
队伍又去了炎帝陵,人人拜谒华夏神农始祖……
队伍又上了井冈山,去朱毛会师广场“会师”,都摆出姿势,要高举“井冈火炬”,要舞动那“井冈山”的旗帜,又都鼓起腮帮,要吹响那“胜利的号角”……并爬上了黄洋界至高处,歇斯底里呐喊:
文化长征再出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