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 联系我们

书画展板: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专题>书画专题
砚田十余春,翰墨出风神——记青年书法家解亮
发布时间:2014-11- 新闻来源:辉煌艺术网
               
      (辉煌艺术网 韩鸿飞报道)日前,韩鸿飞总编采访了青年书法家解亮先生,了解其艺术历程和近期的创作情况。
        五色令人目盲,解亮独喜黑白世界。春秋佳日,窗明几净,铺开一张洁白的澄心堂纸,拈毫濡沫,或疾挥,或徐行,一笔下去,阴阳立判,仿佛鸿蒙初开。仔细听,笔锋划过那一片洁白,沙沙有声,如潇湘夜雨,似平沙落雁。此时,世界上仿佛只剩下了一个人,一个人也拥有了一个独立的世界。
        解亮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在黑白世界里徜徉的人。
       与解亮相识已有数载,时间虽不算长,但其人、其学、其书却给我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
        解亮先生出生于颍水之滨——安徽省颍上县。颍上人杰地灵,春秋时称愼邑,乃千古名相管仲故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较为深厚。解亮自幼喜读历史,也因此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先生学书从唐楷入手,初临颜真卿《大唐西京千佛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凡数载。但由于其时年少,眼界不广,客观条件有限,有时为了弄清一个笔画的来龙去脉,常常需要反复琢磨和练习。练习不光在纸上进行,还经常在水泥地面进行,甚至以指书空,常被视为咄咄怪事。二零零一年,解亮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接触了一些名家名作,如李百忍、曹宝麟、张良勋等人的作品,学业之余常向师友请教,视野渐渐开阔起来。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担任安徽师范大学赭麓书画社社长,开展了一系列与书画相关的活动。大学期间,尽管学业较重,社团工作较多,但依然坚持每天习字。重点临习赵孟頫的《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并持续到大学毕业。在此期间,也散临了《胆巴碑》《妙严寺记》《仇鄂墓碑铭》等碑帖,书法水平有了长进。先后应安师大文学院和芜湖电视台之邀书写多幅作品并担任一些书法赛事的评委。

         大学毕业后,解亮成了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每天教学之余依旧不废翰墨,先后临写了《颜勤礼碑》《张黑女墓志》《怀仁集王圣教序》《十七帖》等碑帖。
        解亮学书颇有恒心,十余年来从未间断,不论烈日酷暑数九严寒,都能看到他伏案临池的身影,大有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之精神。他的这种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精神常常令身边的一些人动容,许多人常跟我说:“喜爱书法的人我们见的比较多,但是像解亮这样十几年如一日临习的并不多见,像他这样坚持下去,将来的书学造诣必定非同一般。”对别人的这些评论,他常一笑置之:“书法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不写上一会儿就感觉好像缺了什么似的。习字之人都希望自己造诣高,但王安石说的好:‘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要想有所成就单凭一腔热血和毅力还不够,还要有其他的一些条件。总之,不容易。书法已经给予了我很多东西,无论如何我都以此为乐!”这番话令人肃然起敬。
        多年的坚持和积淀,使解亮的书法已渐具个人面目。就拿他的近作《杜诗二首》来说,此作已显现出了较为扎实的楷书功底,这也正是他多年来致力于楷书的结果。该作用笔沉稳而不板滞,结体灵动而不轻率,笔画交代清楚,力达笔尖,通篇神闲气定,一气呵成,别开生面。解亮书写的匾额也有较强的感染力,尝见其书“剑胆琴心”四字,通篇以行书为之,端庄大方,不作忸怩之状;顾盼生姿,而无妖媚之相,颇耐玩味。解亮先生不常作草书,可能因其早年着力不多之故,但近几年也渐把目光转向了草书,临习王右军的草书法帖。兴之所之,纸墨相发,偶尔为之,亦见精神。
                
        习字之外,解亮酷爱读书,文学、史学、哲学、美学多有涉猎。办公室的书桌边,早自习的课堂上,夏天的树荫下,冬日的炉火旁,常见其手不释卷,每有会心处便发一哂,偶被目为痴人。家中有一书房,图书满架,包罗广泛:三坟五典,河图洛书,异域神话。我开玩笑说:应再放一些跌打丸散,以备不时之需。
        纵观先生的书学历程和品行爱好,我更愿将其称为一位探索者,在书法领域尤其如此:孜孜矻矻,始终保持着一份热爱!我相信:凭借着日益丰富的学养和对书法的不懈探索,再假以时日、机缘和平台,解亮定会开创出书学领域中的一片奇伟、瑰丽的景象。这也是我对他的由衷祝福!

标签:  书法家   翰墨   解亮 
友情链接